從廟宇到生活:傳統工藝的文創實踐

報名課程

課程狀態

開放報名中

每次授課時數

3小時

微學分獲得方式

需參與所有場次

  • 寺廟彩繪
  • 傳統工藝

課程簡介

1. 學生能夠理解臺灣傳統工藝寺廟彩繪的文化背景與美學價值,以及增加文化資產相關知識。
2. 學生親手完成一件以「吉祥圖案」為核心的 文創作品或小型工藝品,(如桌上擺件等)。
3. 學生能將該作品 帶回家,作為「文化體驗的紀念」,並在日常生活中延續對工藝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4. 學生體會 「文化不是只存在於廟宇,而能融入日常生活」 的概念,並透過作品形成具體記憶。

講師資訊

范雅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助理教授

  • 古蹟調查與修護實務
  • 古蹟建築經營管理與維護
黃靜怡老師

蒔蒔刻刻工作室負責人

  • 擂金體驗DIY

課程大綱

上課時間及地點 講師 講題 課程學習重點
114年/11月/29日
09:30~16:30
地點 圖資10樓SW1005教室
范雅婷助理教授/黃靜怡老師 從廟宇到生活:傳統工藝的文創實踐 本課程聚焦於臺灣傳統工藝中極具代表性的技藝寺廟彩繪。這些工藝不僅展現職人精湛的手藝,更承載了世代累積的信仰、禮俗與美學意涵。課程將以「吉祥圖案」為核心,從歷史源流、象徵意涵到實際體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工藝背後的文化精神,並嘗試將傳統元素轉化為當代設計語彙。
不管你會不會畫畫,都能參加並做出一件「專屬你的吉祥物」─,讓傳統工藝變得超貼近你的生活!
課程進度:
一、 傳統工藝與文化資產導論
• 臺灣文化資產歷史與發展
• 工藝與信仰、空間美學的關聯
• 吉祥圖案的類型與文化意
二、 寺廟彩繪認識與實作
• 顏料、構圖與筆法特色
• 彩繪與民俗信仰、象徵圖案之關聯
• 簡單彩繪練習(花卉、瑞獸或雲紋)
• 老師示範與安金
• 開始實作(描墨、安金、上彩與搨色)
三、 成果展示與課程總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