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關於募課

西灣我課 WeCarry WeCare

 

「西灣我課 WeCarry WeCare募課平台」由「西灣學院」基礎教育中心發起。因本校坐落於「西子灣」,「西灣」一詞標誌出本校的地理特色及發起平台的學院,而「我課」則取自於諧音「WeCarry」和「WeCare」,以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中心」和「自主學習」之理念。透過此平台讓同學自主提案申請,讓志同道合的我們「We」一起上有興趣的課程及工作坊,在課堂上相互「Carry」彼此,用心「Care」我們自己募到的「課」!

 

理念與願景

西灣學院基礎教育中心致力於培育大一、大二學生基本能力與素養,在學生發展系所專業能力的同時,引領同學探索最適性的學習領域與方向,更在跨領域的學習經驗中發掘自己、認識自己。

建置募課平台「西灣我課」期望提供本校學生更豐富多元知的學習機會,以切合學生真正學習需求,營造自主學習、跨域交流討論的學習風氣,乃至均衡人文、社會與科學之基本素養。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可以彼此激盪、交換所學,一同跨域學習,發展出無限之新可能性!

 

主視覺小故事

關於「西灣我課 WeCarry WeCare」募課平台的主視覺設計提案源自於這樣的想像:

西灣學院是最靠近西子灣海灘的學院之一,不論是來自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海洋科學院的同學,都會到西灣學院修讀通識課程,是各個學院學生可以發展跨領域學習的場域。

故以同學在海灘堆沙雕來象徵同學透過募課平台「西灣我課」自由募課後,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跨領域學習,而「沙」的可塑性甚高,故以沙雕象徵各種創意的發想,以及人文、科學專業的跨域交融。當然,不能少了中山三寶:獼猴、鳳頭鸚鵡、校犬來強調國立中山大學的特色。

中山三寶手上拿的不同工具則象徵著同學來自各院系所的專業能力,來不同背景的學生相互激盪、交換所學,一同跨領域學習,發展出在專業系所無法發生新可能性!在美麗的西子灣沙灘,合力以雕塑出一座又一座迷人的學習成果!

 

實施課程類型

跨領域微學分工作坊

為拓展本校學生跨領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多元技能,推動微學分課程。於「正式課程外」針對特定議題、技術工具學習、業師分享、社會實踐、學習反思與成果分享等,開設實作工作坊、主題研討、專題討論等方式之跨領域微學分工作坊。

微學分採集點式認證,學分數可跨學期累計,當學期累計微學分課程達18小時以上者,可取得「微學分(學年-學期)」之選修課程,每學期至多採計1學分,登錄成績為「通過」。

 

平台學習功能

  • 「學生募課趣」是由本校在學學生於西灣我課募課平台自主提案。若已經有完整的募課提案構想,請以選課帳號密碼登入西灣我課發起提案,送出提案後將依程序送交課程審查會審查,審查通過後將上線募課,達成募課人數門檻,將由中心協助及補助課程開設。(發起提案詳細操作說明)
    • 學生募課趣之審查原則:
      • 開課構想需符合建構跨領域學習所需具備之基礎知識
      • 符合本校通識教育作為基礎與核心教育之理念與目標 

募課流程

  • 「跨域微學分工作坊」是由西灣學院基礎教育中心常態於每學期舉辦,本校學生以選課帳號密碼登入西灣我課報名,得累積微學分。以下主題定期開設:
    • 以哲思跨域飛翔
    • 經典閱讀現代對話
    • 斜槓時代跨域知能
    • 你所不知的系所秘境
    • 從台灣放眼世界
    • 資訊素養軟實力
    • 程式語言暖身操
    • 機器人腦力激盪
    • 新聞媒體與識讀

 

  • 「尋找跨域學習夥伴」幫助你/妳在還沒完整的構想和企劃足以發起「學生募課趣」的提案時,提供你/妳在西灣我課尋找學習夥伴的功能,一起討論完整的募課提案構想。揪團成功後可以和不同領域的同學一起討論募課提案的學習目標、每節上課的內容安排、預計邀請講師的名單和預計學習的成果,並製作課程封面或查找相關資訊,和學習夥伴一起分工合作、相互激盪出一堂很棒的課程。(尋找跨域學習夥伴詳細操作說明)

    當發起尋找跨域學習夥伴揪團達10人,將通知10位同學共同可討論的時間,一起見面討論募課提案。建議討論完畢由一位同學,直接在西灣我課線上填寫募課申請表,送交課程委員會審查若通過,第一階段達10人對課程提案我有興趣則較容易達標;第二階段開課前五天須有10人報名得開課的門檻也較不須擔心。且課程籌備過程中,邀請講者和填寫課程大綱及經費預算表都可以有學習夥伴一起討論完成,有團隊一起合作募課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

 

學生募課趣申請流程

西灣我課募課流程

學生募課趣募課時程

相關辦法